实验室相关规范标准:
1.JGJ 91-93《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
2.建标127-200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3.GB 5018 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GB J16-8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DB 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6.GB 50346-2004《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7.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8.GB5 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9.GB 50346-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10.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1.GB 1 49 2 5一一2 0 0 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12.SN/1193-200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13.GB IT14925-94《实验室防护基本标准》
14.GB 497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5.GB8 703-88《辐射防护规定》
16.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7.GB 16297-1996《大气污物物综合排放标准》
现代实验室规划建设理念
1、安全可靠:从功能布局、气流控制、智能监控、应急消防、系统管理等多角度,全方位考虑,确保办公实验人员、样品、数据、仪器、系统和环境安全。
2、先进前卫:参照执行欧美和国家标准,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前瞻性设计,充分考虑检测项目、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拓展和更新换代需求,实现操控的人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
3、大气美观:要充分展示行业特点和地域风情,大气美观,注重色彩的搭配,空间的转换,环境的塑造,把针对不同功能需求差异化设计,满足人体、样品和仪器要求。
4、环保节能:围绕电力节能、空调节能、通风节能等设计,优化三废治理,满足三星绿色建筑标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低碳环保,以人为本。
走出实验室建设的误区
目前,国内实验室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未进行全面、细致的实验室规划设计的情况下,就开始土建设计和施工,由此带来一系统问题。比如:建筑模数不符合要求(指大楼的空间、进深、层高、走廊尺度不能满足实验室的工艺需求);大楼屋面和有特殊要求的局部楼面承重和抗震指标不能满足设备需求;大楼的专业排风井、电井、给水井和供气管井等的位置和大小不能满足专业建设要求;大楼的配电负荷不够;大楼未设独立的实验室排水管网,或位置、数量不满足要求,以及未建废水调节池;未考虑实验室补风、洁净实验室新风和恒温恒湿新风引入位置;因为考虑不周详,引进的设备摆放位置不理想,或配套的水、电、气不到位等等,为后期的实验室建设埋下隐患
实际上,大楼土建只是实现实验室功能需求的载体,装载是实验家具和仪器设备,服务于实验室的专业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土建工程规划设计之前,首先要制定实验室的总体规划,确定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模,确定各类实验室功能、工艺条件以及规模大小,确定近远期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及配套的环境要求等。在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后,综合各专业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再着手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从源头上避免差错的发生,后期的实验室建设才能做到“水到渠成”。